

選礦搖床操作技術
選礦搖床屬于流膜礦山設備,它由早期的固定式和可動式溜槽發(fā)展而來。至早期的搖床是利用打擊方法造成床面不對稱往復運動,采用偏心連桿機構推動床面運動。到了50年代,搖床的應用日益廣泛且占據(jù)了優(yōu)勢,現(xiàn)在的搖床形式已經是多樣化了。 選礦搖床基本上都是由床面,機架和傳動機構三大部分組成。典型的選礦搖床結構有平面搖床。平面搖床的床面近似呈矩形或菱形。在床面縱長的一端設置傳動裝置。在床面的橫向有較明顯的傾斜。在傾斜的上方布置槽式給礦機和給水槽。床面上沿縱向布置有床條(俗稱來復條)。床條的高度自傳動端向對側逐漸降低,并沿一條或兩條斜線尖滅。整個床面由機架支撐或吊起,機架上裝有調坡裝置。原料(球磨機磨出礦漿或干料)給到給礦槽內,同時加水調配濃度為25%-20%的礦漿,自流到床面上。礦粒群在床條溝內因受水流沖洗和床面振動而被松散,分層。分層后的上下層礦粒受到不同大小的水流動壓力和床面摩擦力作用而沿不同方向運動。上層這一側即被稱作尾礦側。位于床層底部的重礦物顆粒直接受床面的差動運動推動移向傳動端的對面,該處即稱為精礦端。礦粒的密度和粒度不同,運動方向亦不同,于是礦粒群從給礦槽開始沿對角線呈扇形展開。產物沿床面的邊緣排出,排礦線很長,故搖床能準確地產出多種質量不同的產物。